選調生成長:下基層不是“下火海”
近年來,全國各地打響人才之爭,紛紛采取定向選調、緊缺專業(yè)選調等方式引進雙一流高校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,極大改善了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、學歷結構。但是,隨著選調生隊伍的擴大,也帶來一些新問題,最典型的就是選調生不下基層。
為解決選調生“不缺學歷缺經歷”“不缺思想缺方法”的狀況,大多數(shù)地區(qū)組織部文件都要求所有選調生必須到村任職2年,期間不得借調或抽調到上級機關。但是,部分用人單位沒有嚴格落實文件要求,認為好不容易有個新鮮血液進來“干活”,不舍得放到村里去;在村上掛職的選調生,大多也是抱著“鍍金”或“刷存在感”的態(tài)度,沒有真正在村上工作生活;有些選調生“人在農營心在城”,想著盡快逃離“農門”調去更高平臺,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想出路、找門路,花費大量時間準備各類遴選考試,完全無視基層鍛煉;有些選調生患上“身份癥”,認為自己這么優(yōu)秀,下基層干些瑣碎之事有點屈才,容易犯眼高手低、不接地氣的“通病”;甚至有些選調生從小嬌生慣養(yǎng),認為自己剛從繁華喧囂的一線大城市畢業(yè),就要到貧乏單調的十八線小鄉(xiāng)村待上2年時間,這種心理落差較大,導致出現(xiàn)下基層的畏懼心理……總之,下基層猶如“下火海”一樣困難。
實際上,這些問題不應該出現(xiàn)在優(yōu)秀的選調生身上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,選拔方式上存在問題,越來越多省份的定向選調讓剛剛畢業(yè)的大學生直接進入省直、市直單位,會讓很多選調生逐漸喪失扎根基層、服務基層的意識。而用人單位也沒有充分認識到選調生基層鍛煉的重大意義,沒有重視青年干部的基層培養(yǎng),導致選調生成長經歷單一,畢竟直接從“校門”到“機關門”,就會缺少艱苦環(huán)境下的摔打和歷練,更缺少對基層現(xiàn)狀的全面了解。另一方面,選調生認為基層工作壓力大、業(yè)務繁、任務重,加之脫產出去工作2年,不僅出力多、受累多,產生了會被組織和領導遺忘,從而被埋沒、吃大虧的錯誤想法。
基層是不是“火海”?當前,正是決戰(zhàn)脫貧攻堅、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,又正處鄉(xiāng)村振興的大背景下,農村的天地將會更加廣闊,必然大有可為、大有作為,不僅不是痛苦難熬的“火海”,反而是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的“大海”。各地組織部門和用人單位不要采取“拔苗助長”方式而刻意補上缺少的基層工作經歷,而要采取“墩苗扎根”方式壓一壓快速成長的勢頭,將他們真正放在艱難困苦的崗位苦其心志、勞其筋骨,讓他們在基層深深扎根、茁壯成長,讓火熱的基層大地成為“煉鋼”之地,否則以后一遇到大風大浪就會被吹倒甚至被折斷。同時,在選調生參加工作初期,容易出現(xiàn)對農村生活的孤寂感、農村工作的迷茫感、現(xiàn)實和理想差距帶來的無力感。為此,要加大關心關愛,協(xié)調解決在基層鍛煉遇到的實際困難,幫助他們渡過“哺乳期”,保障既能“沉得下去”又能“成長得好”。
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五四青年節(jié)寄語全國廣大青年,“青春由磨礪而出彩,人生因奮斗而升華。”廣大選調生們既是全國各大高校的優(yōu)秀緊缺專業(yè)人才,也是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“生力軍”,要以7年知青歲月的習近平總書記和廣西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為榜樣,多一些基層的“艱苦歷練”,少一些溫室的“精心澆灌”,多一些實干的“自我磨礪”,少一些空想的“自我良好”,為實施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屬于選調生的青春貢獻。(作者:熊川凱)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(lián)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